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完整作品阅读》,由网络作家“张石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张石坚”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苏林嬴政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完整作品阅读》精彩片段
也有一些委婉的人。
“殿下,不如我军绕行,先攻击中都凤阳,再做打算。”
“殿下,不如先北上进攻徐州或者济南,看看能否攻克,再徐图京师。”
朱棣听着这些话,心中渐渐被怒火所填满。
他猛然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
“简直混账,就打输了一次,尔等便想着逃跑回北平?”
大帐之中顿时寂然无声。
朱棣虎目扫视众人,冷然道:
“欲渡河者,立于俺左手。不欲渡河者,立于俺右手!”
一阵沉默之后,帅帐之中诸多将领纷纷动了起来。
很快,左右分明的两个阵营出现。
朱棣看着这两个阵营的人数,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
大部分的将领,都站在了主张退兵的右手边!
帅帐之中的气氛,顿时凝固到了极点。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皱起眉头。
“这朱棣的进军,实在是太慢了一些。”
“正月三十已经抵达徐州,两个月的时间,不但未攻克徐州,也仅仅南下到睢水,还吃了一场大败仗,哼哼。”
扶苏忧心忡忡地开口:
“父皇莫非觉得,朱棣会输?”
秦始皇默然片刻,开口道:
“若换一个人来领兵,朕会说,此刻燕军已然是必死之局。”
“但朱棣……朕,相信他。”
扶苏有些惊讶地看着秦始皇。
这位刚刚被任命的大秦太子心中清楚,自家的父皇,那是无比心高气傲的一个人。
能被秦始皇说出“朕相信他”这四个字的,在大秦世界之中,屈指可数!
秦始皇平静道:
“若朱棣在大秦之中,可与王翦、白起、蒙恬比肩。”
“朕,相信他!”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手一抖,把一根胡子拔下来,顿时痛的龇牙咧嘴。
“这个朱棣,简直和项羽一样蠢啊。”
“连这种稳赢的仗都能打输?”
“朕改主意了,以后还是继续叫朱棣做小项羽吧。”
几名大臣对视一眼,心平气和。
嗯,这种刚说完马上自己打脸的说话风格,确实是咱们家陛下没错了。
陈平试探性地开口。
“陛下这是不再相信朱棣能赢了?”
刘邦哈哈笑了起来。
“不,朕还是觉得朱棣能赢。”
陈平吃惊地看着刘邦。
“陛下何出此言呢?”
刘邦收起不正经的表情,目光深邃。
“朱棣的失败,并不是一次两次,但每一次失败过后,朱棣都会重新奋起,怀着更大的斗志踏上新的征程。”
“像他这种人,往往会无数次的和危险擦肩而过,最终走向成功!”
刘邦突然嬉皮笑脸。
“就和朕一样,哈哈哈!”
众人一片无言。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笑了起来。
“朕觉得朱棣会赢。”
这一次,刘秀没有咨询臣子们,直接给出了答案。
宋弘有些惊讶。
“陛下何出此言?”
刘秀敲了敲皇位上的扶手,淡淡道:
“百折不挠,方为人上人。”
“朱棣具备了这样的潜质。”
冯禹皱眉道:
“臣觉得,朱棣此次失败之后,他南下的战略已然破产。”
“他若是继续质疑南下,胜败的可能性超过八成。”
耿弇面无表情地开口。
“不,我觉得朱棣胜利的可能性超过八成。”
冯禹震惊地看着这个第一次跟自己意见不合的老搭档。
“老耿,你没说错吧?”
耿弇破天荒地笑了一笑。
“将为军胆,朱棣浑身是胆,故而能胜。”
大隋世界之中,太子杨勇大失所望。
“这朱棣居然输了?唉,真是个没用的家伙。”
杨广已经得意了起来,笑道:
“皇兄,你虽然提前预判到了朱棣的战略,但肯定没想到朱棣这个所谓的南下一搏结果是失败吧?”
还好,朕的儿子们也不是全部都傻。
“世民,你继续说下去。”
李世民得到父皇鼓励,越发振奋,开口道:
“朱允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灭掉朱棣,为了不节外生枝,在消灭朱棣之前以稳住其他藩王为主,让他们不生事即可。”
“这就好比,汉景帝消灭了七国之乱后,大汉朝廷获得了空前威望。”
“于是汉景帝的接班人汉武帝,就能顺利推行‘推恩令’。”
“那些汉武帝时的西汉诸侯王难道不知道推恩令会让他们越来越弱小吗?当然知道。”
“可是,他们别无选择,因为这些诸侯王已经从七国之乱中深刻的认识到,起兵反抗朝廷就是一个死,接受推恩令起码还能苟活。”
“而朱允炆灭朱棣,也是一个道理。”
“灭完朱棣之后,大明朝廷的力量足以碾压所有藩王。”
“到时,朱允炆是想要搞推恩令也好,还是直接让所有藩王都自杀也罢,那都是一纸诏书的事情。”
李渊听到这里,忍不住呵呵大笑了起来。
“世民啊,看不出来,你对这帝王心术,还是很有研究的。”
李世民忙道:
“都是父皇教导有方。”
说完,李世民略带得意,看了一眼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忍不住狠狠地翻了一个白眼。
该死的,怎么又让这家伙在父皇面前出了风头!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饶有兴致地开口。
“这朱棣看来是真的穷途末路了,二弟啊,你觉得他会再度主动出兵吗?”
赵光义此刻也是胸有成竹,闻言笑道: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朱棣已经连败两阵,要是第三次再主动出击,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臣弟现在无比确定,朱棣只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
“朱允炆确实会把大明搞崩溃,但绝对不可能是朱棣登基这种结果!”
赵普斜着眼,看着赵光义。
本想嘲笑几句,但赵普又感觉赵匡胤看过来的眼神不太对,还是算了。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也是饶有兴致地开口。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邓禹和耿弇对视一眼,耿弇示意邓禹开口。
于是邓禹便笑道:
“朱棣若选择死守北平,那他就真的死了。”
“若主动出战,还有一线生机。”
刘秀眉头一挑,道:
“此言何解?”
邓禹道:
“燕军一败再败,其实已经没了退路。”
“这种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主动出击,争取死中求活。”
刘秀摸了摸下巴,道:
“可连败两阵,主动出击也很困难吧?”
邓禹笑道:
“陛下要注意到的是,明军虽然连胜两场,但实力折损同样也是极其严重的。”
“臣断定,燕军和明军之间的实力差距,并没有被拉开,依然还是燕军四明军六的一个情况。”
“但明军连胜两场,必然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这种情况下,燕军若是以哀兵必胜的姿态出击,极有可能会一举逆转局势,获得胜利。”
刘秀点了点头,笑道:
“那就看这朱棣究竟是想死,还是想活了。”
画面中,朱棣将目光投向姚广孝。
“和尚,你来说说。”
张玉死后,朱棣身边唯一的谋士就是姚广孝了。
姚广孝目光平静,淡然道:
“大王若守北平,必死无疑。若出战,还有唯一活路。”
朱棣扬眉道:
“何解?”
姚广孝道:
“哀兵必胜!”
朱棣大笑,直接起身。
“好一个哀兵必胜,真真是说到俺心里去了。”
朱棣虎目注视南方,双目之中烈火熊熊。
“那盛庸,先是在济南暗算俺,又在东昌杀俺兄弟张玉,着实可恨!”
【朱棣此刻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没有选择在河北和明军决战,而是马不停蹄,率领燕军继续南下,直扑山东!】
看到这里,大汉世界之中的刘邦忍不住一拍大腿。
“娘的,这朱棣刚刚还以为是项羽呢,现在怎么又有点韩信的意思了?”
众所周知,韩信这家伙,最喜欢的就是出奇制胜。
背水一战,那就是韩信的代表作。
当时的韩信,明明可以摆开阵势真刀真枪的和对面赵军决战,但韩信偏不!
韩信就是要先渡河,把所有人都带到死地,然后告诉大家,往后退没活路,只能被河水淹死,拼吧!
朱棣攻克沧州之后不往北反而往南,朝着明军腹地而去,不就是要把燕军主力带到绝路,然后殊死一搏?
这简直不要太韩信!
陈平也震惊了。
“这朱棣果然是有勇有谋,难怪能把朱允炆打成盘点之中的败家子。”
曹参也忍不住道:
“看来这一次,应该是朱棣能获胜了。”
萧何默然片刻,突然开口道:
“倒也未必。”
刘邦好奇道:
“何以见得?”
萧何摸着胡须,缓缓道:
“盛庸比起耿炳文和李景隆还是要强太多了,明军重新集结之后,实力依然胜出燕军。”
“除非朱棣能彻底断绝明军粮道,让明军不战自溃,不然臣依然还是不看好朱棣。”
刘邦一拍大腿,笑道:
“老萧啊,要是张子房在这里,恐怕他可不会像你这么说。”
张子房,也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那个张良,前些年就已经死了。
萧何微微一笑,道:
“臣倒是觉得,若是张子房还在的话,他一定会赞同臣的意见。”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到这里,也是面露惊奇,忍不住看了一眼朱棣。
“老四,你这个战术倒是有点意思,说说,你怎么想的?”
朱棣张口结舌。
父皇,那又不是现在的我,那是以后的我啊!
现在的我,怎么知道以后的我是咋想的?
人是会变的好吧!
更何况,金幕之中选的都是关键节点来播放,整个双方交战时候的情报来源,粮草数量,燕军和明军具体的兵马分布和战斗力等东西,压根就没有呈现出来。
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情报的重要性。
少了这么多情报信息,现在的朱棣压根就没办法做出判断!
但朱元璋提问,朱棣又不敢不回答。
于是朱棣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会,硬着头皮开口道:
“不瞒父皇说,儿臣应该是想要学那韩信,走背水一战的路线。”
朱元璋缓缓点头。
“朕觉得也是。”
朱允炆在一旁,壮着胆子开口。
“皇爷爷,您觉得这一战的结果如何?”
朱元璋表情复杂地看了一眼朱允炆,良久之后长叹一声。
“都是大明的军队,都是朕的臣子,朕的将士。”
“这一战的结果,朕不愿意去想!”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
金幕之中视频播放着。
【朱棣抵达山东后,分兵临清、大名、东阿、东平等地,务求断绝盛庸率领明军的粮道。】
【盛庸得到情报之后,决定将计就计,在东昌一带和燕军主力进行决战。】
【明军多路而来,阻断朱棣各条向北退路。】
【经过两个月的袭扰,朱棣认为断绝粮道计策基本成功,便率军进抵东昌,准备一雪前耻。】
画面一转,到了东昌野外。
明军旌旗招展,气势惊人。
燕军精骑如云,同样不落下风。
犹如狂雷般的鼓声敲响,明军三路齐出,用步兵大举压上。
“看来今日便可攻克此城,再过三日,当可进抵辽东城下。”
在卫文升的身边,一众隋朝将官也是神情放松。
有人笑道:
“听说那高句丽还妄称什么华夏正统,简直可笑。大隋天兵所到之处,这等蕞尔小国,那还不是分分钟就被灭亡?”
众人闻言齐声大笑,心中都满是自信。
就在此时,城墙上突然打出一面白旗。
卫文升怔了一下,随后笑了起来。
“你看,这些家伙这不就投降了嘛!来人啊,传我命令,立刻加紧进攻,破了城门进去受降!”
就在此时,一个非常尖锐的声音响起。
“不得继续进攻,立刻撤兵!”
卫文升吃了一惊,转头看去。
说话的是一名太监,但这太监趾高气扬,神情之中并未将卫文升放在眼里。
卫文升眼底闪过一丝厌恶,但表面上还是尽可能恭敬,开口道:
“王公公,咱们得破城才能进去受降啊,此刻停止进攻,不合适吧?”
太监王公公冷笑一声,道:
“我且问你,谁才是陛下任命的第七军招抚使?”
卫文升无奈道:
“自然是王公公。”
王公公下巴昂起:
“如今城中高句丽人既然已经愿降,那按照陛下之前旨意,就不得再继续进攻,给我撤兵!”
“若不撤兵,我一份弹劾文书送完陛下案前,你自己衡量后果!”
卫文升脸色数变,权衡片刻,咬牙道:
“鸣金收兵!”
尖锐的鸣金声很快响起,前线作战的隋军将士们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但还是纷纷撤兵。
原本已经有数十名隋军勇士攀登,在上面和高句丽人交战,但撤军命令下达后,由于缺乏后续支援,这些隋军勇士被高句丽人围攻,尽数杀死。
卫文升看得心中起火,但还是得按捺住性子,道:
“王公公,那接下来怎么办?”
王公公自得一笑。
“接下来自然是将此地投降的消息禀报陛下,让陛下圣裁,究竟是否要接受此地的投降!”
“在这之前,任何人不得进入此地城池一步,更不得继续发动任何攻城行为!”
“啊?”卫文升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卫文升才不敢置信地开口。
“王公公你是招抚使,难道不是由你来决定便可?”
王公公盯着卫文升,尖声道:
“卫文升,你好大的胆子,敢质疑陛下决定?”
卫文升忙道:
“绝无此事,只是卫某有些担心,此地距离陛下中军来回至少四天路程,若是陛下旨意到了之后,城里守军又出尔反尔不愿意投降了,那该如何是好?”
王公公哼了一声,道:
“他们都打出白旗了,岂有不愿投降的道理?”
卫文升无语,心知这王公公是真不懂兵事,耐心解释。
“公公,这所谓的举白旗,也有可能是他们的缓兵之计,要不然他们为何不开城门?”
“只有我们大军真正攻破城池并入城,到时候他们不投降也得投降了。”
“况且这四天不攻城,万一他们真反悔不投降了,岂不是等于白白给了他们四天休养生息、修补城防的时机了吗?”
然而,任凭卫文升再怎么以理相劝,王公公依然不为所动。
“陛下的旨意就是最高准则,卫文升,你只管罢兵,等陛下旨意来就是!”
画面随之一转。
【四天后。】
王公公的身影重新出现在画面中,带着几分得意表情。
“陛下说了,可以接受他们的投降。卫文升,你派人去接收城池吧。”
卫文升忧心忡忡开口道:
“这四天来,城中守军一直在修补城防,也不和我们接触,真的是要投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