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团长我见过,大高个,人长得也俊,我就想见见他媳妇长啥样,今日见到,果然漂亮,两人正好般配。”
军嫂们夸她,不只是恭维,宁晓晓长的的确好看,柳叶眉,大眼睛,长睫毛,皮肤白皙,就是瘦,以后养胖了会更好看。
宁晓晓笑着给几人分糖,“大家吃喜糖。”
“谢谢晓晓。”
她们没想到,错过了婚礼,还有后补的喜糖,对宁晓晓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人好看,大方,爱说话。
等了一会,车来了。
这时候物资匮乏,公交车是烧气的,车顶放着一个巨大的煤气储存包,相当于把瓦斯绑在车顶。
车上人不多,几人都是他们军区的家属,这年代车票很贵,乡下百姓不舍得坐车。
她们一一坐下,车上还有不少空座。
孙姐问她:“晓晓去哪?我去百货大楼,你要不要一块去逛逛?”
孙姐热情相约,她怕晓晓第一次进城找不到路。
宁晓晓其实喜欢自己逛,买东西方便。
但她正好要去百货大楼买洗发香波,若是拒绝了,一会百货大楼碰上,会得罪人。
她笑道:“好啊,我也去看看。”
另一军嫂搭话道:
“我第一次进城,见到百货大楼震惊的嘴都合不上,里面全是没见过的东西,东西好是好,就是贵,买一样,够乡下人攒半年了。”
部队军属多是乡下过来随军的,都是苦日子过来的。
没人笑话她,她们也是随军后才过上好日子,以前哪逛过百货大楼啊。
一路说说笑笑,宁晓晓和孙姐等人一块到了百货大楼。
城市不算繁华,不如北京和沈阳。
百货大楼两层,里面柜台是实木的,柜台上贴着“忠公”等红色字样。
孙姐直奔布料柜台,她不准备闲逛,秋季是东北最忙的季节,家家有干不完的活。
宁晓晓去日用柜台,她目标明确,向售货员道:“我要一瓶洗发香波。”
售货员看她一眼,给她拿了一袋,这时候没有瓶装的,包装是个纸壳。
洗发香波是蝴蝶牌的,包装上印着大头,洗头发的姿态,蝴蝶两字是红色的,洗发香波四个字是绿色的。
是公私合营的产品。
现在是六一年,还能用几年,过几年这东西都是走资派,买都买不到。
“五元一袋。”
多少?宁晓晓嘴角抽搐,一个月工资就能买几袋洗发香波?
她都想把长头发剪了。
来时想多买点的,听到价格,她只买了一袋。
又买了一瓶雪花膏备用,黑色盒子,上面印着一朵大牡丹花,上海牡丹牌的。
四块钱,价格也很贵。
宁晓晓买了两样,和孙姐打声招呼离开了。
同行的一个军嫂,背后嘀咕:“付团媳妇真败家啊。”
她真是农村来的?
宁晓晓出百货大楼前,在门口买了一瓶汽水,北冰洋汽水,味道还不错。
容量不多,几口喝完,还了瓶子,顺便问问新华书店怎么走。
一路走到新华书店,书店是二层小楼,楼体厚重,透明玻璃橱窗很大,贴着富有时代特色的标语。
宁晓晓进去逛了一圈,书不算多,人也不多。
她找到小学生教材,迅速翻看。
语文课本前面是拼音,后面有识字,再往后翻是课文。
第一课《五星红旗》,上面画着大幅图画,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课文很短,只有五句话,二十个字。
第二课《人民大会堂》,还是大大的插图,短短的课文。
书不厚,字又少,没多久就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