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行舟姜雪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章节阅读年少不知阿姨香,错拿青春插稻秧》,由网络作家“邻家码字小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年少不知阿姨香,错拿青春插稻秧》是由作者“邻家码字小哥”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陈行舟姜雪,其中内容简介:重生在05年,这个他人生的结点。开局天赋拉满,他带着记忆带着智慧,带着仅有三万,他开始炒股。学业、事业两手抓,他还遇到了年少时没有表白的女孩。这一次,他一定要弥补所有的遗憾。...
《完整章节阅读年少不知阿姨香,错拿青春插稻秧》精彩片段
两个半小时的语文考试,刘家俊是全场第一个交卷的。
主打的就是速战速决。
刘家俊昂首挺胸走出考场,接受场外所有家长的注目礼时,那感觉就一个字——帅!
甚至,他还因此被本地电视台的美女记者带到一旁进行采访,面对镜头,嘴都笑歪了。
此刻,陈行舟还在认真答题。
事实上,要是毫不保留,全力以赴的话,他可以比刘家俊那叼毛更早交卷。
但他不想当出头鸟,始终有条不紊,不疾不徐的把脑筋一转,卷面上就好像会自动浮现出来的答案,逐一誊写。
别看他此刻神色专注,面如平湖,实际上每答一道题,内心的爽感就叠加一层,层层叠叠,让人萌生出很充实,很满足,很快乐,随时都要飞上天的高级愉悦感。
监考老师巡场时从陈行舟身边路过,总会有意无意地瞅瞅这小子的卷面,心中感叹靓仔真是写得一手好字,规范又漂亮的华文行楷,使得整张答卷看起来格外的赏心悦目。
不过话说回来,字写得好看,跟陈行舟脑子开窍并不相关,而是小时候在爷爷的书房里练出来的。
用老爷子的话说,陈家的孩子,可以才疏学浅,但必须把字练好,因为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受益终身!
“手足的茧疤,是越磨越厚;沾了泥土尘埃的煤炭,是越洗越黑。人的面皮很薄,慢慢的磨练,就渐渐的加厚了;人的心,生来就是黑的。”
考卷最后的八百字作文,陈行舟文思如泉涌,一气呵成,通篇没有修改,看起来却有行云流水、蔚然大气的神韵!
监考老师再次路过,出于职业习惯瞟了几眼陈行舟的作文,起初只觉得有点意思,后面眼前一亮,心想:“好犀利的文章,小小年纪,居然还拜读过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
“是个好苗子。”监考老师心里笑了笑,快步离开。
考试结束,早早就提前交卷的刘家俊并没有走远,而是和陈行舟的老妈赵玉芬一同在外面等着他。
陈行舟还看到了姜雪,老妈正拉着人家小手,笑眯眯的打听:“小雪,今年题目难不难?感觉怎么样?”
“题目难度我觉得跟往年差不多。”
姜雪看了眼迎面走来的陈行舟,很照顾他感受地说:“没发挥好,作文写偏了。”
这话就很真实。
陈行舟想起之前坐在两人身后的张华同学,每次考完试都喜欢找姜雪对答案,对来对去几乎总是姜雪发挥不太理想,他信心满满。
结果试卷发下来,150的卷面分,某人稳定130分以上,而张某,比陈靓仔这种上课睡觉,考试摆烂,考完啥也不管的浪货也好不到哪里去。
“妈,咱中午吃啥,肚子好饿啊。”
陈行舟比姜雪更真实,嬉皮笑脸的关心中午的伙食,不像有些同学,走出考场的时候,要么面无表情,要么垂头丧气。
刘家俊就在一旁嘀咕:“考个语文就这副死相,下午的数学,泪点低的还不得直接哭出声来。”
“你爸在家早就张罗了一桌好菜,走,阿俊,小雪,你俩也跟我们回家吃饭。”
赵玉芬完全不过问陈行舟考得怎样,一手挽住儿子胳膊,一手牵着姜雪,乐呵呵的往家走。
刘家俊屁颠屁颠的跟在后头,他爸妈长年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也走得走,从小寄宿在大伯家,没什么人管他。
小学那会经常到陈行舟家蹭吃蹭住,熟门熟路,长大后顾及面子才逐渐减少串门频率。
姜雪则是第二次登门,老陈见了她,就像看到亲闺女似的,喜形于色。
饭后,陈行舟跟姜雪坐在沙发上。
姜雪偷偷塞了张借条给他,陈行舟看了几眼后揣进裤兜,问道:“外婆已经康复出院了?”
“是的。”
姜雪点头道:“昨天下午就执意要出院,劝都劝不住,不过还好,医生说她身体各项指标没什么异样,出院后回家养几天也能正常康复。”
“哦。”陈行舟点点头,老太太肯定是担心住院花销太大,负担不起,所以急着出院,少住一天算少一天。
这其实也很正常,医疗这座大山,穷苦人家别说翻越,就连多看几眼,都会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吃点西瓜消消暑气。”
赵玉芬切了一大碟西瓜出来,顺手把客厅的空调打开:“外面太热了,中午你们就在家休息一会,养足精神再出门。”
刘家俊和姜雪闻言都说:“谢谢阿姨。”
赵玉芬只是笑笑,站在不远处的陈卫兵就说:“小雪,不用拘束哈,当自己家一样。”
“好的。”姜雪浅笑回应。
她这些天在医院守着病床照顾外婆,睡眠不足,中午在空调房里休息个把小时,调整好状态轻装上阵,身体和心理上都很舒服。
所以,下午考数学的时候,姜雪的状态全程在线,解题思路极为顺畅,特别是最后两道大题,与周老师之前押的题型大致相似,经过认真审题后,稍作思考就可以做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在另一个考场,陈行舟的答题效率,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恐怖如斯。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完全依赖于人类自身最纯粹的大脑机能进行探讨的学科,它的高度抽象性,让缺乏数学天赋的人对其望而生畏。
华夏有句古话: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除了数学题。
陈行舟之前面对数学题也是束手无策。
没办法,天赋这种东西,从娘胎里出来时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羡慕不来。
现在就不同了,陈行舟眼睛一扫过去,标准答案就像是早就已经印在试卷上。
他要做的,只需拿起笔,从第一道选择题开始,挨个把答案填写进答题卡就行了!
整个过程比吃饭喝水还要简单。
严格来说,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因此,陈行舟做题时的心情,像极了滕大爷魔性翻唱的某首歌里的歌词:就这个Feel,倍儿爽!
“你的手好小。”
陈行舟的目光在姜雪那泛红的腿上停留片刻,感觉挺失礼的,于是稍稍收敛,把注意力转移到她的纤柔小手。
姜雪其实知道他在想什么,内心藏着羞涩,却把手伸出来,像漂亮的布偶猫张开粉嫩可爱的JIOJIO那般,轻轻摊放在陈行舟的手背上方,间距大约五厘米左右,对照之后,低声呢喃道:“好像是…比你小一点点。”
“不止一点点。”陈行舟笑笑,像是小时候玩“打手”游戏似的,唰的一下快速翻手握住她的手。
姜雪身子轻颤的同时,感觉心跳漏了半拍。
“虽然小了点,但手感是真的好,细细的,软软的,手相看起来也很不错,事业线很旺、福运绵长,就是爱情线有分岔,以后感情方面可能会比较坎坷。”
陈行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姜雪小脸俏红,眼睛忽眨忽眨,若有所思的模样。
“好了,手相看完了。”
陈行舟松开手,蛮认真地说:“腿抬一下,看看脚。”
“嗯?”姜雪轻悄悄的收拢双腿,把她那36码的小脚藏进青石板下。
陈行舟最喜欢她这俏生生的矜持。
像现在这样,没有掺杂过多情欲,但有青春时期简单的心动,单纯的亲近,属实是人生中极为难得的,想要好好珍惜的,失去了会觉得很遗憾的,一段美好。
下午两点半。
酒后不适合开车的陈行舟先是送姜雪去客运站搭车,然后独自回家。
习惯性的打开电脑,查看今天的股市行情。
前段时间,他满仓持有的ST沈峰纸业涨疯了,短短一个月,带来了279.62%的恐怖收益。
账面总资金,最高达到430000+。
这也是陈行舟前些天按揭买房、分期购车的底气所在。
他脑子很清醒,炒股赚的钱,落袋之前都是浮盈,止盈一部分,取出现金花出去,那才是自己的!
买房这种事,在2005年是稳赚不赔的,所以能按揭绝不全款,至于买车,早买早享受,分期也要上。
现在市中心的房子给爸妈买好了,车也有了辆没啥档次但足够应付日常代步的捷达,高考前定下的小目标已经完成。
账上的资金还剩28万,对于胆量和信心都已经逐渐磨炼出来的陈行舟来说,只要大胆的往前走,此生的第一个百万,正在不远处朝他招手。
这年头,能够随时随地拿出一百万现金的人,别说是五六线的小城,就算在东宁这样的省会城市,都称得上是“富翁”。
“8月22日,宝钢权证上市。”
陈行舟此前的计划是,账上资金达到20万后,尝试风险更大,收益更高的投资品种。
如此,市场上的一则通告引起了他的重点关注。
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以此衍生的金融投资品种,权证,更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暴富浪潮。
股票市场目前执行的T+1交易规则,且限制每日涨跌不超过10%,而权证采用的是T+0规则,不设涨跌停限制。
这意味着什么?
远的暂且不论,就说这8月22日即将上市的宝钢权证,陈行舟直接就在笔记本上重点记下来,顺手给它改了个名——宝藏权证!
购买指数:七星(必买级)。
“咚咚咚!”
房间外传来敲门声,随后听到老陈说:“阿舟,老爸能进吗?”
“能的。”陈行舟既没有关电脑,也没有合上笔记本,大大方方的起身把门打开。
此时,陈卫兵手里正拿着一沓刚从大大小小上百个红包里拆出来的礼金,走进儿子卧室后,随手就放在了他的电脑桌上。
“今天你升学宴上收到的这六万两千三百五十元礼金,经你妈特批,我无条件默许,保管权和使用权下放到你手里。”
“六万多?”陈行舟大吃一惊。
陈卫兵笑着说:“你爷爷给了两万,你大伯和三叔各一万,大姑、二姑,三姑各三千,这就接近五万了,其他的零零总总加起来一万多也很正常。”
“其实礼金收多收少都无所谓,以后要还回去的。”
陈红兵接着说道:“主要是高兴,不瞒你说,今天是你爸这近十年来,最高兴的一天。”
陈行舟闻言摸了摸鼻子,细微之处见真情,老陈说这句话时,腰杆子挺得很直,眼眶微微泛红,脸上却满是骄傲和自豪的笑容。
他还特地转头看向陈行舟电脑上的东西,还有他的笔记本,以及书架上堆放的数百张手绘K线图,目光炯炯,脸上却笑容不减。
前些天买房买车的时候,老陈就很好奇,儿子哪来那么多钱,毕竟家里给他存的老婆本也就三万多而已,当时他就坦诚的说是炒股赚的钱,套现一部分出来投资固定资产。
老陈当时是不敢相信的,联想到自己炒股四年的经历,别说套现买房了,没把家里这套自住房卖掉填坑都算好的了。
所以,他宁愿相信陈行舟是运气好,买彩票中了大奖。
如今,眼见为实,陈卫兵惊讶之余,内心深处不禁感慨儿子在炒股方面的确是天赋异禀,颇有那位名动一时的“总舵主”风采。
陈行舟低调归低调,可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在赚钱这件事上,他认为自己没必要瞒着父母。
尤其是现在已经平稳度过了最初始的资金积累阶段。
而且,陈行舟相信,老爸在看到他的实战成果后,会支持他继续投资股市。
果不其然,陈红兵着重翻看儿子书架上的那些手绘K线图后,脸上露出了惊艳之色,并且频频点头。
“爸,您经验丰富,给我提点建议?”陈行舟试着问了句。
陈红兵闻言尴尬一笑,说:“股市的水很深,爸虽然是过来人,却也给不了你什么指导性的建议。
“爸只想说,你的这些手绘K线图,比我炒股十年的经验都有用。”
陈红兵很欣赏儿子的实干精神:“从技术层面出发,脚踏实地的剖析股票市场的数据支撑和底层逻辑,这一点,你做得非常好。”
“爸,你想不想重返股市,再创辉煌?”陈行舟又试着问了句。
“不想了,已经答应你妈了,再也不碰。”陈红兵摇摇头,又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炒股既伤脑筋,又耗精神,还磨心性,你年纪轻轻,能在这方面下苦功钻研并有所收获,爸很欣慰,但是老爸还要提醒一句,戒骄戒躁,不可轻浮,知道吗?”
“嗯,知道了。”陈行舟认真地答应下来。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
陈卫兵很满意,乐呵呵的点了点头,走了。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棠梨读物》回复书号【14622】
最新评论